从林权抵押贷款、排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到绿色金融债的发行,从在全国首推生猪保险到安环险,地处钱江源头的衢州上演着一段段“点绿成金”的金融佳话。
今年7月7日起,本刊推出了“绿色金融”栏目,记者走进各级金融机构,深入基层一线,探索这片土地上“秀”出的绿色气息,用20篇稿子全面展现我市各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内容涵盖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上的创新尝试和生动案例。
既要建设浙江生态屏障,又要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是衢州的必由之路。衢州作为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城市之一,绿色生态是其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这也为发展绿色金融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发展绿色金融,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衢州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生态建设,为绿色金融奠定基础
数据统计,衢州的森林覆盖率已达71.5%,位居全省第二;2016年万元GDP能耗下降6.5%,居全省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1%,为全省最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
这既是我市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独特优势,也为绿色金融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当前,我市正在实施绿色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大健康产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利用型产业;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衢州绿色化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覆盖领域最广、试点示范最多的城市之一,建立了国家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园、中国空气动力机械产业基地、中国特种纸生产基地、中国竹炭之乡、中国钙产品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字号’产业基地,而这些既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服务对象,也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性平台。”衢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从金融发展来看,近年来,衢州金融业发展迅速,总量提升很快。来自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到8月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244.74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13.01%,较2016年末提升了2.63个百分点;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45.3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7.45个百分点;绿色信贷平均利率4.81%,较全市平均贷款利率低1.85个百分点。
金企联动,为绿色金融按下快进键
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此,我市金融机构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绿色信贷方面,我市辖内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创新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能源合同管理贷款、天然气分布式项目贷款、“金屋顶”光伏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大力推进金融支持绿色PPP项目,引导市农发行积极争取专项重点建设基金,实施投贷联动,解决衢州重点绿色建设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
同时,设立绿色专营机构或分支机构。市人保财险公司在系统内率先设立绿色保险事业部,继授牌中行衢州经济开发区支行为“绿色金融试点行”后,又着力培育绿色金融试点行14家、示范行6家,机构类型覆盖面达到100%。
我市辖内银行业机构将“环保一票否决”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建立绿色信贷“三优一重”服务通道(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贷以及资金重点保障),引导信贷资金优先支持环境治理建设项目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高科技领域,加快退出“两高一剩”和低小散行业。
为促进各类金融要素向绿色产业流动,我市积极推动绿色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据悉,目前全市共有主板上市公司5家,全市拟上市签约企业10家;全市累计新三板挂牌企业34家。
此外,充分运用公司债、地方债、定向增发等直接融资工具,实现绿色产业融资多元化。2016年实现股权、债权类直接融资65亿元。同时,推动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定向支持衢州绿色项目融资;还设立绿色产业引导基金,采用母子基金的运行架构组建衢州市绿色产业引导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截至目前,已到位的母基金4亿元,并以3亿元参股设立了中农产业基金、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华海新能源科技产业基金和海邦巨擎基金、隆启润泽基金(绿色大健康)5个子基金,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共12.5亿元。
绿色保险,也在为绿色衢州发力。创新推出生猪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生猪投保率、死亡生猪无害化处理率、死亡生猪理赔率均实现100%,该模式引发了全国关注,并在全省推广。同时,在全市范围推广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综合责任保险项目,探索运用保险工具参与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完成市本级涉危化品企业试点,参保企业达到86家,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8亿元。
2017年是衢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面实施阶段,随着金融机构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预计未来,在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倡议中投资绿色化等方面,我市金融机构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