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海全领域、全空间、全方位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县,让绿富美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据悉,我县一手抓城乡面貌提升,一手抓乡风文明建设,让全县363个村庄都与美结缘,努力使宁海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性、均衡度最好的地区之一,201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去年被中国互联网中心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连续八年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近年来,我县又投资6000余万元推进“灵动乡野”精品线、“南山花语”精品线、“城乡和美”精品线项目建设,投资1.5亿元打造了23个精品示范村,投入1亿元用于奖励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如今,一个个美丽乡村应运而生,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美景图正伴以振兴、美丽、复兴的姿态让“静城宁海”生机勃勃。
全域打造
成就缑乡高颜值
精巧别致的农家别墅,浸满绿意的山亭水阁,吸引着一拨拨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双林村;典雅的灰色院墙透着古韵,五彩缤纷的菊花竞相绽放,这是海头村;绿树掩映,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整个村无处不透出“幸福”,这是梅山村……
这些年,宁海一直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县”,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景区化建设的融合发展,由基础层面的村庄整治向集旅游、文化、乡村、森林等多重资源的“大景区”创建大步迈进。旧貌换新颜的宁海,如今拥有了“生态”这张金字招牌,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保持省市领先,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浙江省美丽县城建设试点县等荣誉纷至沓来,还成功斩获2016年度全省治水“大禹鼎”。
乡村如斯美丽,生活如此美好。
走在宁海县东吕村的乡村路上,巷子里似有若无地传出阵阵酒香,庭院里干净整洁,还精心布置了酒瓶,主人喜酒、酿酒的文化扑面而来。这样的院落在东吕村并不是个例。酒香庭院、信鸽庭院、鼓乐庭院、书香庭院……每个庭院看去不仅仅是美,更融入了主人的心意。
“我们不仅要让庭院清洁美丽,更要让它‘腹有诗书气自华’。”宁海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海自开展“创建美丽庭院,助力美丽乡村”活动以来,“美丽庭院”已经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累计开展美丽庭院整村打造村庄104个。
美丽乡村美在山水,美在生态,护一方山水是宁海美丽乡村创建永恒的基底。
宁海在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基础上,结合全省部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重大行动,大力开展治水、治气、治脏、治乱、治违、治堵攻坚战。治五水两年完成投资40多亿元,沿岸重污染企业、畜禽养殖污染和244条垃圾河、黑臭河整治到位,全县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基本全覆盖,水环境质量处于全省、全市前列。
在生态美化的基础上,宁海谋划了串联各个乡镇街道的“一环八线”风景线建设体系。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徐霞客古道为依托,将沿线的精品村、示范村、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有机“串联”,展示当地的好山好水、民俗文化、特色村庄,形成覆盖县、镇、村、户的立体式建设网络,宁海“大景区”跃然而出。
“一个交通干道或交通走廊,把特色农庄、农家乐等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打造一条风景线。既是风景线,又是旅游线,更是致富线。”宁海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风景线“骨架”初具雏形,各乡镇街道扎实推进风景线建设。宁海城乡和美风景线、胡陈乡灵动乡野风景线、桑洲镇南山花语风景线建设正有序推进。23个精品村建设已出形象,长262.6公里、包含117个行政村以及国家首条千里登山步道、交通部首条风景道等在内的“一环八线”精品线,突出“一线一主题、一点一特色”,将沿线的山水风光、产业园区、景区景点、特色村庄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美丽倍增效应逐步显现。
山水生态得以循环,村落肌理得以舒展,一幅“远可望、近可游、居可养”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已在宁海徐徐展开。
内外兼修
涵养乡村“内在美”
美丽乡村,既要美在景,更要美在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文明铸就了美丽乡村的灵魂,通过对乡村价值的再挖掘,我县逐渐实现了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质的提升。
一个个承载乡愁记忆的古村落,一处处充满欢歌笑语的文化礼堂,一个个邻里称赞的好人模范,一句句发人深省的古训家风……如今,“文明之花”已深深根植于缑城土地,浸润在人们的心田,铺展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气象。
文明来源于传承。保护好古村落,就是在为美丽乡村建设夯基础、拓内涵、抓特色。我县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平调耍牙、十里红妆、泥金彩漆、前童元宵行会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古村落数量达到18个,为宁波市最多,并获得中国古戏台之乡、婚嫁文化之乡、茶文化之乡和浙江省诗词之乡、戏曲之乡等称号。通过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我县守住文化根脉,留住乡韵乡愁,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过程中抢占高地。
文明乡风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塑。过去,宁海的部分农村,在婚丧喜庆事宜上,往往大摆宴席,甚至互相攀比讲排场。为了让节俭意识深入人心,从2012年开始,全县连续6年全域开展“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倡新风活动。363个行政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婚丧喜庆事宜全部纳入村规民约。前童镇双林七宝村、西店镇岭口村的老人捐出做寿礼金,开设公益账户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带动周边村庄效仿。中华历史文化名村许家山村推崇“农嫁十二碗”,一桌酒席12种菜肴只需350元。
培树最美典型,引领最美风尚,同样是我县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全县各乡镇、村坚持十余年,连续创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文明之星·闪耀我心”“道德模范——我身边最可敬的人”“文明宁海·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努力传唱社会正能量。广泛开展好家风建设,传播和、义、慈、孝等家风文化,孕育出西店岭口村、深甽龙宫村、岔路湖头村等一批特色乡风文明村落。
精神丰富,生活自然充实。我县立足各地文化大礼堂,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创新推出群文品牌“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以“聊天长廊”“百姓事马上办”“村务权力清单”“群众考干部”等为主要载体,加强法治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农村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享。
基层治理是美丽乡村的美“内化”的极其重要一环。西店镇岭口村联村干部高敏在村“聊天长廊”与村民交流时得知,许多村民希望复建村中南宋名士舒岳祥故居。高敏将这个建议提交镇党政联席会议,获得通过。村里依据“村务权力清单36条”,将工程公开招标并顺利实施,形成了“品牌化打造”。
岭口村的案例是宁海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海先行探索,推出“聊天长廊”“百姓事马上办乡镇(街道)一站通”“村务权力清单”“群众考干部”4个颇具影响的创新举措,搭起4个为民服务平台。民意发现、群众诉求办理、干部权力约束、干部作风保障机制同频共振,构建起“四位一体”基层治理新体系。
留住根,记住魂。人与村,人与人,越来越和谐,生活不断向好、不断向美。
山水筑梦
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
如何唤醒宁海乡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野趣,把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产业优势,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是宁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课题。
发展之美来自强健基底。宁海按照“把资源变为资产,把资产转为资本”的思路,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发展农旅经济、山海经济、物业经济,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和有效途径,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落实项目激励法、金融扶持法、基础保障法、村级自给法、财政兜底法等五种办法,全县各村大力探索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资本增值型、服务创收型、合作共赢型等五种模式,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到今年年底,将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20万元以下村庄。
宁海河洪村是有名的长寿村,村内老屋古朴,曲径通幽,文化底蕴深厚,这几年通过旅游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河洪村优越的生态,甚至引来了法国大叔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帮忙“吆喝”山水。
近年来,像河洪村这样的乡村旅游点在宁海遍地开花。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宁海将按照全景布局、全业联动、全时营销、全域覆盖、全体共建的要求,结合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庭院建设,积极打造美丽城乡大景区、一产多融特色区、旅游品牌辐射区、旅游服务样板区、旅游治理先行区,努力建成处处有旅游、时时能旅游、行行加旅游、人人享旅游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眼下,处处可见“美丽乡村”带来的红利,青山绿水就是群众致富最好的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乡村民宿、运动健康、养生养老等新型业态,“乡村+生态”“乡村+民俗”“乡村+健康”等业态开发,精品村养生养老、文化创意、农耕体验、运动健康、房车营地、露营基地等特色业态开始兴起,休闲经济、花海经济、节庆经济效应持续发酵,有效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宁海全力打造民宿经济标杆县,在村庄整治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乡村民宿、运动健康、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前童古镇的前童驿事民宿一营业,就俘获不少粉丝;桑洲镇南岭村的南山驿,2016年春天一亮相,便屡屡刷爆微信朋友圈……全县已发展精品民宿208家,户均收入达到12万元。
乡村发展之美在于构建乡村的现代产业。宁海以构建东南部现代循环农业区、西部生态农业区和中北部都市农业区三大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为基础,深化农业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2016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居浙江省第18位,培育建设了10个万亩基地和20个千亩基地,海水养殖面积22.3万亩,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先后获得“中国蛏子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等称号。
乡村发展的动力来自变革。宁海大力开展涉农资金整合,按照构建“资金统筹、程序规范、产业明确、区域突出、绩效优先”的要求,整合了20个部门近7.13亿元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示范县创建的节点打造、村庄提升和沿线整治。加大了对县级重点扶持区域的补助力度,对县级“2+1”重点扶持区域参照市级“6+2”地区补助标准予以扶持。
现如今,镶嵌在缑乡大地上的美丽乡村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迸发出勃勃生机,以昂扬姿态阔步前行。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