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破解资源不足、污染较重、监管乏力等难题

耕地保护的江苏样本

发布时间:2017-12-24 08:01:07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郁静娴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事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江苏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六成,人地矛盾突出。近年来,江苏积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投入416.6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824万亩,项目区耕地质量提高0.87个等级。耕地短缺、土壤面源污染、耕地保护监管不力等难题,正被一一破解。

  优质土地从何而来?

  通过矿区复垦和表层剥离再利用,昔日弃地成良田

  城市建设需要占用耕地,我国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要求占一补一、占优补优。但随着补充耕地持续开展,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日益显现,通过成片未利用地补充耕地已不现实。于是,一些地区将目光转向了工矿废弃地,通过复垦和表土剥离措施,使废弃的土地重生。仪征市魏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就是“补改结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一个例子。

  仪征市位于扬州市西北部,市内多缓岗丘陵,砂石资源丰富,由于长期开采,遗留了大片的工矿废弃地。“以前这里全是高低不平的地,开采以后更是留下4个大的砂石宕口,种不了地,还影响出行,村民们意见很大。”仪征市月塘镇魏井村村支书曹智发回忆,村里的砂矿开采区已荒废10多年。

  改变发生在今年7月。为了医治魏井的土地“疮疤”,仪征市启动了矿区土地复垦,并运用“耕地搬迁”的方法补充了耕作层。仪征市国土规划局局长胡海洋介绍,“耕地搬迁”实际上就是把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优质耕作层剥离下来,覆盖到复垦项目区。“以往的项目建设,普遍不太重视剥离耕作层土壤,大量有价值的表土被建设单位当作废土遗弃,‘耕地搬迁’既能让上千年来耕作的宝贵积累得以延续,也为农业增产增收铺垫了有利条件。”

  魏井的项目中,覆盖再利用的耕作层来自中电二十八所等多个省级重大项目建设占用的耕地,总计约20.48万立方米。

  11月中旬,记者在项目区看到,高低不平的废弃地已平整到位,不远处一张张塑料薄膜下,堆放着剥离过来的耕作层土壤。胡海洋说,为保障项目区新增耕地质量,1.2米深的覆土层上部,包含厚约30厘米的耕作层土壤,也就是俗称的“熟土”,富含有机质。耕作层土壤在来源地检测达标后,通过剥离、运输、堆放、覆土,实现再利用。

  据了解,与普通的土地整治工作相比,耕作层剥离由于工程、运输等成本,造价会成倍增长。“尽管造价高了,但要是没有这层耕作土,想把土地种熟,很难。”曹智发表示。已有研究表明,在农田中,形成2.5厘米厚的耕作层一般需要200—1000年。为了鼓励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经验收合格后,仪征市按每亩5000元标准给予项目镇(园区)补助。综合整治后,魏井项目区将形成近千亩“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

  记者了解到,通过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等综合整治方法,扬州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20万亩,占耕地的比重达到了44%。

  绿色农田长什么样?

  将生态理念融入田埂,绿色稻米热销市场

  “一水护田将绿绕”这句诗,正是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阜庄社区高标准农田的写照。“我们园区的稻米在市场上最高可以卖到12块钱一斤,而普通的稻米一般是3块一斤。”阜庄社区党总支书记沈荣语气里是满满的自豪。

  为什么这里的稻米价格可以如此“任性”?答案源于高标准农田的生态整治规划。当前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吃饱,更要吃好、吃出健康,需求升级决定了粮食生产必须从供给侧实现改变。一般农田在灌溉后排水,可能会因污染物被带入河流使水环境变差,进而影响到农产品质量。阜庄社区的高标准农田,可以基本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江宁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园区设置了好几道生态拦截沟渠,稻田径流排水经过时被拦截净化,随后排入园区的生态湿池塘,再次净化后,利用地势,实现循环灌溉。此外,在不远处的生态护坡上,还密植了香椿和草坪,拦截氮磷等污染物,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为园区农产品的安全绿色提供了保障。

  站在田间小道上,顺着土质的田埂望去,一渠碧水蓄于田埂和稻田之间,一溜饲料桑绿意舒展。“除了饲料桑,生态田埂上还种有黄花菜、芝麻、大豆等多种植物,既能减少水土流失,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增强了生物多样性,给益虫提供了栖息场所,有助于解决病虫害问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薛利红说,田里施用生物农药,生态沟渠里既能养各类挺水、沉水植物,还能发展生态养殖,鱼、虾、泥鳅都“乐”在其中。稻田旁边有小孔,鱼可以游到稻田里吃掉杂草,稻田和养殖实现生态双赢。

  园区负责人介绍,生态沟渠只占到园区总面积的5%左右,施工成本并不高。做到生态整治的关键,是要在项目建设前期,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糅合工程、技术、生物等多种措施,做好科学合理规划。

  由于在土地整治中充分融入生态理念,汤山生态型高标准农田不仅解决了污染物排放、稻田径流排水以及病虫害等问题,还收获了“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整治后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升至4等。由于种植的稻米无污染无公害,品质优良,每亩收益更是比传统稻田增加400%。看好绿色农田的生态效益,农业项目纷纷入驻,不仅带动周边农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实力也进一步增强。“如今,村民们种植劲头更足了。”沈荣说。

  耕地如何有效管护?

  实时监控永久基本农田和复垦区,让违法占用耕地无处遁形

  为了加强耕地有序利用和耕地质量持续监管,江苏省将10.72万平方公里国土资源全要素信息汇集在“一张图”上,建成“慧眼守土”综合监管体系,并在全国首创国土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为资源红线通上了“高压电”。

  “慧眼守土”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监控点,架设高清摄像头,可360度观测监控点周边6公里范围,同时通过照片比对、辅助现场核查等,对永久基本农田实时管护。“在复垦区,我们也实施全过程监控,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魏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负责人说。

  当地国土部门给工作人员配备终端设备,便于随时观测土地情况,加强监控力度。曹智发说,2005年停止采矿后,周边村庄曾发现过数次偷采地下砂石资源的情况,如今有了“慧眼”,此类违法现象几乎销声匿迹。

  扬州市还建设了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连接了全市162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具备采集、编辑、存储、分析、制图和输出等一整套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并动态分析全市域内的耕地土壤肥力、污染状况等变化。

  耕地保护和管理,不仅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还需要运用市场化思维。为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差别化管理,2014年初,江苏省出台了《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并搭建了省级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耕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胡海洋说:“在交易时,耕地的面积和质量都作为价格形成的依据。指标交易设立底价,受让方所需耕地等级提高、面积增加,交易价格也相应提高,比如,水田的价格就高于旱地。”

  截至目前,省级平台已组织交易补充耕地指标11.77万亩。其中,为省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辟专场交易7.78万亩,有力保障了130多个省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落地。同时,为指标调出地增加耕地保护资金193.27亿元。

标签:复垦;矿区;良田;耕地;农田;田埂;整治;项目区;园区;仪征市责任编辑:陈秋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