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体中心对蒋家潭港进行巡查,水质良好,河面无漂浮物,提升井运行正常。”“今天现代服务业中心对沿山港进行巡查,河道水质可以,有落叶等漂浮物,已联系保洁打捞。”……近日,在余杭区余杭街道“五水共治”钉钉群里,跳出了一连串图文并茂的信息,这是该街道治水新动作带来的成果。
余杭街道自2013年开始实施“五水共治”以来,根据“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按照河道湖泊等级划分,不断健全完善河长体系,街道班子成员担任2公里以上及重点河道的河长,村(社区)级河长由村(居)委会负责人担任。机关各科办(中心)、21个村(社区)为河长科室及河长单位。4年多来,从最初的实践探索到后来的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从最初的黑臭河到如今的小河清、大河净,尤其是被列入劣Ⅴ类水的8条河道,全面完成了剿劣,让广大群众重新看到了记忆中家门前的那一条清河,那一汪清水。
治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特别是《浙江省河长制规定》10月1日开始施行以来,余杭街道立马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组织72条河道的河长及相关的科室、村和社区负责人,集中学习领会《浙江省河长制规定》的精神,分析每条河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确保制度与治理并行。
为了确保河长制落到实处,余杭街道为72条河道重新量身定制“一河一策、一河一图、一河一表、一河一档”,使每一位河长清晰自己的责任。同时通过河长例会、定时巡查,责任压力层层传递,确保履职到位。
在此基础上,街道进一步更新河长公示牌内容,包括河道名称、流经区域、治理目标、河长及河道警长姓名及联系方式、责任部门、监督电话等,并将31名“民间河长”也列入公示牌,让广大群众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就近向“民间河长”反映问题。
同时,街道还制定了钉钉群每日报告制、月度考核排名制度、河长交办单制度、督查曝光问题销号报结制度、约谈问责和三色通报验收制度等,对履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与问责。像钉钉群每日报告制的出台,有效地督促每条河道的相关责任人每天到现场进行巡查,并如实反映当天河道的现状,确保第一时间解决发现的问题。
在科学治水上,余杭街道也有了新动作,具体表现在24个字上,即“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常言道,流水不腐。在活水循环上,通过南苕溪、南湖两处水源地,设置了五个配水点,使河道活水常流。具体方法是从南湖配水,通过雅加闸配至施桥河,再贯通小港、宝林河、梅家桥港等城区河道;通过南苕溪余杭闸配水至南渠河、余杭塘河等。同时,积极发挥“微河长”“民间河长”“护水志愿者”的作用,形成全民共治、全民共享的良好治水氛围。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